- 相關推薦
高職英語教學中的人文素質教育
高職英語教學中的人文素質教育
摘 要: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將人文素質教育滲透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文章從六個方面闡述在高職英語教學中進行人文素質教育的途徑,以促進學生人文素質的不斷提高。
關鍵詞:高職英語教學;人文素質教育;語言與文化;途徑和方法
1 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性
在一個分工精密化和知識專業(yè)化的現(xiàn)代社會中,大學除了擔負著傳授專業(yè)知識這個重要功能之外,仍然應該培育學生的人文精神。
為了培養(yǎng)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高職教育者必須要將人文教育和科學教育結合起來,為社會培養(yǎng)良好素質的公民,從根本上體現(xiàn)教育的本質。
可以說,高職學生的綜合素質高低將直接影響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和社會和諧建設。
同時,在日趨嚴峻的就業(yè)形勢下,人文素質已成為企業(yè)用工的重要考核條件。
真正受企業(yè)和社會歡迎的是那些既具備扎實的專業(yè)知識與職業(yè)技能,又具備良好的道德和素養(yǎng)的高素質人才。
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融合已成為高職教育的必然要求。
2 高職生人文素質的現(xiàn)狀
目前我國大學生特別是高職學生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重專業(yè)輕人文的思想,人文素養(yǎng)現(xiàn)狀不容樂觀。
很多高職學生只熱衷于專業(yè)學科的學習,很少主動去涉獵文學和藝術等人文學科知識,往往表現(xiàn)出知識結構不合理和語言表達能力欠缺,對人類歷史和優(yōu)秀文化等知識了解不足,缺乏對文化內(nèi)涵的領悟。
有些學生受功利主義的影響而忽視了自身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表現(xiàn)為缺乏創(chuàng)新精神和應變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弱等問題。
還有些高職學生不重視個人修養(yǎng)方面的培養(yǎng),社會公德意識薄弱,缺乏正確地人生觀和價值觀,性格孤僻不善于人際交往,缺乏集體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
因此,對高職學生進行人文素質教育已刻不容緩。
3 高職英語教學人文素質教育的可行性及必要性
高職英語教學作為集中外文化傳播和交流為一體的領域,不應只為語言知識#技能或等級考試而教學,同時也要充分開發(fā)和利用它對高職學生人文素質教育方面的功能和作用,寓人文素質教育于高職英語教學之中,培養(yǎng)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和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已成為高職英語教學的一個必然趨勢。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開始關注高職英語教學與人文素質教育相融合的理念,有很多高職英語教師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都或多或少地滲透了人文素質教育。
作為高職英語教師,我們應在實踐中!設法通過教學方式的改革,力爭在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同時,達到促進學生人文素質提高的目的,進一步探討如何將英語教學中的人文素質教育由無意識變?yōu)橛幸庾R地進行,并不斷提高和完善滲透的手段和方法,真正推動高職院校人文素質教育的發(fā)展。
4 高職英語教學人文素質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通過高職英語教學來進行人文素質教育,培養(yǎng)高素質、具競爭力的人才,是當代高職英語教師的一個新任務。
那么,教師該如何充分開發(fā)和利用高職英語教學對學生進行人文素質的教育和培養(yǎng)呢? 通過對南科院高材和自動化專業(yè)兩個班的學生進行滲透人文素質教育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和以灌輸知識為特點的傳統(tǒng)英語教學模式的對照"的實驗,本人在實驗班的英語教學中,把人文素質教育和英語教學相融合,推行滲透人文素質教育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
(一)挖掘英語教材中的文化內(nèi)涵和德育功能,引導學生感受和學習高尚的人文精神品質在教學實踐中,教師結合篇章內(nèi)容的講解靈活地對學生開展人文素質教育,將傳授的知識與正確的價值觀及人生態(tài)度等相融合,在潛移默化中把知識教育和素質教育結合起來。
雖然目前有很多不同版本的職業(yè)英語教材,但總的來說,知識內(nèi)容十分豐富,涵蓋的知識領域非常廣泛,包括社會、文化、歷史、習俗、世界觀、道德等方面的人文知識,富有人文精神,是生動的人文教材,對大學生有深刻的啟迪和教益。
教材中很多篇章的內(nèi)容都展示了人們對真善美的追求",能陶冶情操、凈化心靈。
在職業(y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深入#充分地發(fā)掘和利用英語教材中的人文素材資源,引導學生在學習語言的同時,自然地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提升自己的人文素養(yǎng)和精神境界,如: 職業(yè)道德、環(huán)保意識、堅強的意志和團隊合作精神等,從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學會理解并善待他人。
總之,英語教師通過利用教材中的素材寓人文教育于知識教育之中,既能讓英語課堂更加生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又可以引導學生感受并領悟其中所蘊藏的人文內(nèi)涵,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 !
(二)在英語教學中重視對中西方文化差異的介紹
語言和文化本來就是緊密相連、密不可分的!只學習語言,而不了解其賴以自下而上的文化就等于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就永遠掌握運用不好語言!要學會地道的語言就必須認識和了解真實的文化,只有學習和了解使用這門語言的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才能有效地培養(yǎng)跨文化交際能力。
這樣,學生在掌握語言知識的同時,加深了對世界的了解領略和感受了西方的優(yōu)秀文化和價值觀,提高了文化素質。
同時,英語語言教育不可避免地會涉及中西方文化之間的比較和對話。
因此,在日常的教學中,應采用中西文化對比的教學模式,不斷地對中西文化的差異進行歸納和對比,使學生發(fā)現(xiàn)并理解中西文化之間的異同,從而有效地增強學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識,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使英語成為國際交流與合作的有效工具。
我們要教導學生既學習和借鑒西方文化的先進觀念和成果,又要注重傳播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明與智慧; 既教導學生要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悠久的民族精神和優(yōu)秀傳統(tǒng),又要引導他們對不同文化要采取包容和尊重的態(tài)度,不僅欣賞人類的共性還要學會尊重彼此間的差異,做到取長補短。
這樣,通過職業(yè)英語教學,不僅能讓學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和領略西方思想與文化,吸納和借鑒其精華,還有助于加深對本國文化的感情和認識,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三)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體現(xiàn)人文性
首先,教師本人的素養(yǎng)水平對于學生的人文素質的高低有著直接的影響,只有提高教師自身的綜合素質,才能更有效地對學生進行人文素質教育,所謂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如果教師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不高的話,不但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學效果,更談不上去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了。
因此,英語教師要豐富自己的人文知識,加強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質,具備積極高尚的人文精神,為學生做出示范和表率。
教師通過自己的一言一行,以榜樣的力量潛移默化地去感染和熏陶學生,用獨特的人格魅力去引導學生,這樣才能讓學生真心地佩服教師,讓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教師也才能得心應手地在實踐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質。
其次,要將德育滲透于英語教學的全過程。
教師要努力創(chuàng)設輕松活躍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把微笑教育作為教學的前提,大力倡導賞識教育和鼓勵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對學生的發(fā)言給予及時恰當?shù)馁澷p和鼓勵。
此外,英語教師還應在日常教學中下功夫,靈活地設置學生感興趣的場景和話題,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努力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
同時,英語教師要引導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注重與學生的交流,建立彼此尊重、友好協(xié)作的良好師生關系,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社會包容意識,學會如何與他人合作共事,從而提高知識、文化和道德方面的修養(yǎng)。
5 結語
高職教師要從本人的人文素養(yǎng)出發(fā),做到充分發(fā)掘和利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人文內(nèi)涵,努力營造濃厚的人文教學氛圍,增強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真正融語言與文化為一體,促進學生人文素質的提高,為培養(yǎng)社會所需人才作出貢獻。
【高職英語教學中的人文素質教育】相關文章:
高職英語教學人文素質教育及評價10-05
淺析高職英語教學中的跨文化教學10-05
教學互動在高職商務英語教學中的應用10-26
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教育融入論文10-12
醫(yī)學生臨床人文素質教育10-26
人文素質在英語教學的培養(yǎng)10-05
論商務英語閱讀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對策10-26